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簇虫亚纲(图)】百科知识点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09-15 14:13:52


神奇的大自然界拥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大家平时要多了解这些生物,这对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很有帮助,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簇虫亚纲(图)】百科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百科知识点。

【簇虫亚纲(图)】百科知识点

簇虫亚纲(Gregarinia)是原生动物门(Protozoa)、顶复动物亚门(Apicomplexa)、孢子纲(Sporozoa)的1个亚纲,通称簇虫。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的体腔和消化系统,借一种握钩状结构固着在寄主细胞上。脱离固着物而自由活动的簇虫,称为散在分裂体,比较活动,没有运动小器官,但胞质通常具有由细微小管束组成的发达的肌丝。

簇虫虫体一般较大,长蠕虫状,有些种类长达10毫米,肉眼可见;有些种类只有几微米。大多数簇虫(如真簇亚目中的有头簇虫)身体分为几个主要部分,比较狭小的前部称为前节,比较宽的后部称为后节,后节有1个胞核。前节往往具有锚状的前钩或有其他的突出物,这些结构称为外节。有些种类以外节附着在寄主体腔内壁,营固着生活,而另一些种类则可以自由活动。比较原始的裂簇虫的身体结构很简单,虽有少数种类的虫体前端可具有吸盘状的结构,但没有分节或其他比较复杂的构造。还有些种类具有一种作用未明的波动膜。

簇虫的结构分内质和外质。外质通常分三层,即胞外膜、外中层和肌丝层。在肌原细胞层里,还有伸缩纤维或肌丝。外质的下面是内质,内质除具胞核外,在比较成熟的虫体中还有1个核仁。

许多簇虫的虫体是单个的,也有不少种类常有两个或更多个虫体前后连接在一起。最前的个体称为原始体,后面的个体称为随伴体。

N·D·莱文等于1980年提出分类大纲得到较多学者的认可,簇虫亚纲可按生活周期分成3个目︰1、原簇虫目(Archigregarinida):在有性结合和孢子形成之前,进行一种无性生殖,称为卵片发育(核分裂后随着胞质之裂);2、真簇虫目(Eugregarinida):没有卵片发育;3、新簇虫目(Neogregarinida):在无性阶段出现卵片发育,而且每个配子母细胞产生一个孢子。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簇虫亚纲(图)】百科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大自然的生物,更多的动物百科知识请查阅学大教育网。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