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辽饷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9-15 20:30:30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这其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大家了解,了解这些内容不但能够增长大家的见识,还对学好历史有所帮助,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百科知识:辽饷这篇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辽饷亦称新饷,明朝后期加派的税赋名。始征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主要用于辽东的军事需要。到四十八年止。
明初正统时,诸边的年例只有二十二万两。到万历时,年例便增至三百八十万 两。辽东战起,自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开始,到天启元年,前后不到四年时间,辽饷用银即达一千七百二十万两,平均每年支辽饷四百多万两。前三次辽饷加派共九厘,合计加征银两四百八十多万两,其中扣除北直隶和地方其他用途,尚余三百万两不到,而山海关一地,即年需支银四百万两。因而辽饷一项,已经弄得全国民不聊生。
那么多饷银,不可能足额发放到前线,发放到士兵手中,用到作战的需要上。各级官僚和将领,都在军饷的收支上贪污和克扣。所以明末的户部尚书毕自严称:“即令东师长伏穴中,不向西遗一矢,而我之天下已坐敝矣。”杨镐的战役部署是在万历四十七年二月,而毕自严也就是在那时特设户部侍郎一人,兼右佥都御使,出督辽饷。这是通过从登、莱海运到娘娘宫登陆,然后陆运到广宁、辽阳,每一石军粮费一金,故他对明末军饷的窘迫感触最深。“辽饷”、 “剿饷”(用于镇压农民起义)和“练饷”(用于操练地方武装),合称三饷。三饷加派的总额超过明朝正赋的一倍以上。农民常常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这些“皇粮国税”。
在这种情况下,使更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或沦为佃户、奴仆,或成为流民、饥民。明末的农民起义,终于推翻了明朝的腐朽统治。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百科知识:辽饷,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掌握这些与历史相关的百科知识,学大教育网拥有各类百科知识,欢迎大家查阅。
热门资讯

-
★六安市市学生营养改善试点县区实现全覆盖
2018-07-19 -
★六安市教育局开展脱贫攻坚夏季攻势行动
2018-07-19 -
★六安市教育局开展暑期违规补课暗访督查
2018-07-19 -
【六安市教育局】全市规范民办普通高中办学行为会议召开
2018-07-19 -
★学生营养餐味道好不好?六安市开展问卷调查
2018-07-19 -
【纽形动物门(图)】百科知识点
2017-09-17 -
【啮虫目(图)】百科知识点
2017-09-17 -
【疟原虫属(图)】百科知识点
2017-09-17 -
【瓢虫科(图)】百科知识点
2017-09-17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