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课文都市精灵导学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1-08 17:11:54


我们都知道教师们要想在课堂上教好学生们,还是需要在教课之前多做一些准备工作的,其中导学案也是教师们在备课的时候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资料。为了帮助教师们做好导学案,小编特别给教师们推荐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课文都市精灵导学案。

学习目标 :

1、 带着感情读文章,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2、 抓住关键语句语段;探究作者的观点成因和态度倾向,让学生了解现代某些都市的缺陷,明白都市中任于鸟兽共处,才能优化生活质量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更深刻的懂得环保的重要意义。

学习的重难点:

重点:整合梳理知识,感受都市精灵的美和意义。

难点:联系学生自己的周边环境,结合文章内容,思考当地现状的改善策略。

预习提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幽雅( ) 嬉戏( ) 栖息( )

滑翔( ) 检阅( ) 荒诞( )

2.说说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含义。(3分)

①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久违:)

②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成为城市的一种标志和象征。(钟爱:)

③如今,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麻雀经过大围剿也元气大伤,都构不成北京的景致了,实在是非常的可惜。(景致:)

3.在下边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介词。(3分)

(1) 游人稀少, 常有鸟儿飞来栖息, 最多的是喜鹊和灰喜鹊。

(2)……叫着闹着, 清冷的天气增添了一点无序的伴奏。

(3) 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

4.修改下边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⑴冬天,在院中,在很高很高的枯枝上,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连大嘴都是漆黑的。

⑵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

⑶以鸟来说,麻雀,老鸹,燕子。是北京的最大众化的鸟类。

5.对下边几句话含义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北京,在喧闹繁忙的三环路旁边,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简直是奇迹”是作者对小松鼠的赞美。)

B.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意思是更不要说其他名贵的鸟了,什么鸟都没有了。寓含着深深的悲哀。)

C.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这句话展现了一幅形象的画面,画面又展示了一种人鸟共存,和谐发展的、理想的、优美的环境。)

D.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这里不以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作为城市的衡量标准,而以有无其他生灵来衡量,可见城市里拥有某种值得钟爱的小动物是多么难得而又重要。)

6.古诗词中有许多写“山”“水”“花”“鸟”的句子,任选其中的两项,各写一句。(4分)

学习过程:

整体感知全文

1、本课课题“都市精灵”中的精灵是否有新的含义?本文作者写到了哪些精灵,又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和思想感情?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精灵指可爱的动物。文中主要写的“精灵”有喜鹊等鸟类,红嘴鸥、鸽子、海兽、海鸟,还有小松鼠等动物;因为他们活泼机灵聪明,讨人喜欢,给人的生活增添了情趣。

作者以此为题,反映了作者观察问题的独特视角。它既是文章重点描写的对象,又是议论的触发点。它提出了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问题,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使之与人类友好相处。本文以“都市精灵”为题,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精读课文,品读赏析:

1、作者提出“每座城市都应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的观点,并强调应以小动物作为“标志和象征”,足见某种小动物在一个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请你再读课文,读完后我们来开展一个活动,叫做“动物先进事迹报告会”,请以其中的一种小动物的口吻,说说都市精灵能为城市生活作出哪些贡献。

2、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几幅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请你从中找出几幅,并且分别给它们拟一个标题,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小结:通过对比,倡导每座城市应该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倡导人类应该与鸟、鱼、兽友好相处,和谐共存。

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作者认为每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你赞成这一观点吗?你认为怎样才能使都市拥有更可爱的小动物?

师生共同的心声:要让城市拥有可爱的动物,就必须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与动物友好相处,应该做到:不随便倒垃圾和排污;保护珍稀动物,禁止猎杀;禁止滥捕滥捞;设立保护区;与动物在同一地带友好相处;加强宣传教育等等。

课堂练习:

1、 课内设计一条有关环保的标语(语言要精炼);

2、请你根据你掌握的环保知识,向全校同学发出一份保护生态环境的倡议书。

课后练习

(一)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几十年前,我小的时候,老鸹是北京一景。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数量之多,达到遮天的地步,一飞就是黑压压的一大片,总是几百上千只,叫着闹着,给清冷的天际增添了一点无序的伴奏。它们很准时,人们按着它们飞进飞出的钟点劳作休息,倒真能起到生物钟的作用。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以鸟来说,麻雀、老鸹、燕子,是北京的最大众化的鸟类,多少年来,它们都陪伴着北京人生活,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如今,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麻雀经过大围巢也元气大伤,都构不成北京的景致了,实在是非常的可惜。

1.从上下文语气是否连贯、过渡是否自然的角度看,“其实,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这句话应放在哪一处比较恰当,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独立成段

B.第一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之间,独立成段

C.第二自然段的后面

D.结尾,独立成段

2.对“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现在,在北京,人们已很难看到乌鸦,作者为此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B.乌鸦,本是北京最大众化的鸟类之一,而现在,连它也稀有了,更不用说别的鸟类了。

C.在北京,现在已看不到乌鸦,蕴涵着作者深深的失落之情。

D.“连”字,加强了语气,突出了乌鸦已不可能成为北京一景这样一个事实及作者为此而感到可惜的心情。

3.作者回忆小时候“老鸹是北京一景”的情形,有什么用意?

4.“肆无忌惮”这个词语本来含有贬义色彩,联系上下文,说说在这里作者赋予了它什么样的新意?“老鸹不老呱了”,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怪可怜的”?

5.作者为什么常为现在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用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

6.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其实,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这句话的理解。(3分)

(二)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我和鸟儿有个约会

我和我的朋友是在阳台上认识的。那天我在阳台上晒红枣,他来阳台上偷吃红枣,不幸被我撞见。我当时一见到他,心里就直扑腾,生怕惊着了他,倒像是我在偷吃红枣一样。就在他看到我便飞也似的逃窜时,我喜欢上了他。

他是一只鸟儿。长得尖嘴猴腮,还灰不溜秋,乍一看还真不像只好鸟。从他那上蹿下跳的调皮劲儿上看,很像我那精力过盛的儿子,所以我断定,这厮一定也是一小男生。我每早拿出一点红枣摆上阳台。他也守信用,每天厚着脸皮准点飞来。吃饱喝足后,就坦然地尺走了。我则躲在门后偷看,享受着我这人类爸爸的爱意。

我儿子见到这鸟后,忙着下套子要逮,只是他手笨,没有得逞。被我发现,当即收缴作案工具,并厉声斥责:“你怎么可以随意伤害一只可爱的小鸟呢?他是人类的朋友。”“拉倒吧,老爸,你在我们家里,吃的鸡比谁少吗?”他回敬我一句。

喂鸟是幸福的,喂那种食欲特好的鸟尤为幸福。几天后,待鸟儿吃得心安理得了,躲在门后的人便想出来认个亲戚。那天,见日头很好,估计他的心情也不坏。我把头从门后慢慢探出,献上早已准备好的笑容,希望他能像喜欢红枣一样喜欢这张脸。然而他不友好,在他看我的眼神中,充满着警惕和敌意。我怀疑他读不懂我们人类的笑容,这是令人沮丧的。可笑的是,在他高度戒备地注视着我的当口,还不忘以极快的速度朝枣儿猛叨上一口,然后马上又恢复严肃的盯人状。我觉得他在耍小聪明,为了不影响他进餐,我只好重新退回门后。

一天周末,我见以往总是孤孤单单的他,身后还跟着一只大胖鸟,以为是他的胖太太。我急忙跑到门后窥探他们。这胖鸟给我的印象极好,叫声柔和,仪态端庄,吃相也颇有教养,在我们人类圈中,这叫淑女形象吧。然而据我在门缝反复观察,这胖鸟不是小家伙的太太,因为他们之间从来不黏黏糊糊,不见眉来眼去,只是同来同吃,连同回都不常见。胖鸟每次吃完后,总要衔上一枚红枣带走——可能是一只母亲鸟吧,且家庭负担不老少,带她来的是儿子。这母子俩很少对话,不愿沟通,就像我家那母子俩一样。

什么事情都有个结束。我与鸟儿缘尽的时候,是我出差两天回来后。阳台上红枣已尽,鸟儿不见踪影。我急忙很张扬地摆上红枣,古人植芭蕉以邀雨,今我摆红枣以邀鸟。鸟儿鸟儿何不归?可惜一切都晚了,他们走得干干净净。估计在以后的岁月里,是不会再想我一下了。

鸟儿子走了,还有我儿子,他是没办法把我甩掉的。那日,见我在阳台上想鸟,儿子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算了老爸,别跟破产似的,不来就不来了,还省点枣呢。”他是好心,以为舍不得红枣就可以宽我的心,其实,他哪里知道,我真正舍不得的是,我们蜗居在城市的人那少得可怜的温情。只不过鸟儿和我儿子他们从来都不稀罕这些罢了。

1、“我”和“我儿子”对待“鸟儿”有哪些不同?(3分)

2、第4段中“然后马上又恢复严肃的盯人状”,鸟儿“严肃的盯人状”是怎样一种眼神呢?(用原文词语回答)(3分)

3、第6段中一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4、第6段中加点的词语“一下”用得好,好在那里?(3分)

5、“我”在文中向人们发出怎样的呼唤?(4分)

6、片断写作练习:(30分)

就人们用鸟笼养鸟的事发表你自己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有理由。

小编特别在上面的文章中给教师们推荐的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课文都市精灵导学案,希望教师们在做导学案的时候能够以此为鉴,也希望教师们能够从这篇文章中学到如何制作一篇优秀的导学案。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